金属手机中框外壳制造工艺:MIM粉末注射成型、CNC加工、压铸与表面处理技术概览
发布时间:2025-01-10
关键词:手机中框,MIM,消费电子,手机零件
金属手机中框外壳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艺
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是一种比较新的金属成型工艺,MIM 工艺是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均匀混合成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注射料,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型腔中成型出坯件,然后经过脱脂处理去除粘结剂,最后进行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。该工艺结合了粉末冶金和塑料注射成型的优点,能够制造出高精度、高性能的复杂形状零件。
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制作金属手机中框的工艺流程
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制作金属手机中框的技术优势
金属手机中框外壳的传统CNC加工工艺
CNC加工是一种高精度、高效率的机械加工方式,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床,实现对金属原材料的精确加工。在手机外壳制造中,CNC加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:
1.建模与编程:首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3D建模,然后编写CNC加工程序,包括工序设定、刀具选择、转速设定等。
2.铝挤与切割:将铝合金材料挤压成规则的铝板,以便于后续的CNC精密加工。
3.粗加工:包括粗铣内腔和夹具定位柱,为精密加工提供固定作用。
4.铣天线槽与T处理:为解决金属机身的信号问题,需要在金属上开槽,并进行T处理以形成纳米级空洞,为纳米注塑做准备。
5.精加工:包括精铣弧面和侧边,形成手机机身的3D形状。
6.抛光与喷砂:通过抛光提高金属机身的光洁度,并通过喷砂处理获得磨砂效果。
7.阳极氧化:通过阳极氧化处理提高金属机身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,并为机身着色。
8.高光处理:使用钻石刀具进行高光切割,增强装饰效果。
9.二次阳极与铣导电位: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,提高外壳的耐磨性和耐污渍性,并铣去部分阳极氧化膜以获得良好的接地效果。
10.热熔螺母:最后,将装配螺母镶入注塑的塑料中,用于固定主板或其他元器件。
金属手机中框外壳铝压铸工艺
压铸工艺是另一种金属手机外壳的制造方法,它通过将金属融化成流体并注入模具中来成型。
压铸工艺的优点是节省材料和时间,可以成型复杂的结构;
但压铸工艺同样错在缺点,它的公差控制不如CNC和MIM工艺好,需要额外增加一些机加工去保证装配的尺寸;
此外,使用压铸工艺来制作手机中框可能存在沙孔等质量问题,这些问题可能还是潜在问题,甚至再抛光之后也不被发现。
抛光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大量的沙孔,也会直接导致报废率大大增加。
一般来说,金属手机一般都属于高端手机,属于一个奢侈品,对于外观的要求十分高。
如果选用压铸工艺,那么压铸生产的过程管理需要十分谨慎。
金属手机中框外壳的表面处理工艺
在压铸或CNC加工完成后,手机外壳通常需要进行喷漆处理以提高外观质感和保护性能。喷漆工艺包括多次喷漆、烤漆和打磨,以确保涂层均匀、光滑。
金属手机外壳的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CNC加工、压铸和喷漆等多种工艺。通过这些工艺的精细操作,可以实现手机外壳的高精度、高耐用性和美观外观。了解这些工艺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,还能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。
上一篇:什么是粉末注射成型(MIM)?
下一篇: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材料